大巧不工

关于

作者、作品,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理性对待角色

目前为止,笔者观察到,在参与发表态度的群体最常里出现的便是“作品无罪论”与“作品有罪论”两种声音。实际上,在主观敲定一部作品的角色是否有罪之前,应该搞清楚的作者-作品-观众三者之间的关系。


---共分三个部分以讨论

  • 对待文艺作品应该抱着“作者未死”还是“作者已死”

  • 来自作者的烙印

  • 作品与欣赏者的关系


  • 对待文艺作品应该抱着“作者未死”还是“作者已死”


“作者已死”提出者罗兰巴特想强调的是——在作者完成作品的一瞬间,作者与作品的关系便宣告结束,解读权回归于读者手中。

也就是说在分析作品的时候,不去研究写这部作品的作者(他为何要写这部作品、他创作的主题是什么、他有没有在别的地方谈到这部作品等等等等);而仅仅去研究作品的文本(比如它的语言、结构、修辞等等)。

这是两种不同的策略,不必说哪一种是对的哪一种是错的。经典的外部研究者通常采取“作者未死”的态度,分析作者及其所在环境对作者所创作的作品的影响。

而20世纪的文学理论中,更多的理论家、流派持的是“作者已死”的态度,尤其是读者反映论以及接受美学。这一群体关注的是文学作品内部的内容,对作品进行理论上的阐释。


  • 来自作者的烙印


作者是作品的创造者也是作品的第一位观众,要在客观上接受作品角色实际是作者所经历过的环境、事件、知识储备、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综合起来的一个投影结果。

角色不可避免地带有作者的烙印。也无法从唯物角度脱离作者本人。


  • 作品与欣赏者的关系


实际上,开始思考这两者关系前,可以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在欣赏文艺作品时要通过自身去理解,而不选择直接询问作者想表达什么?

第一、任何一作品其实不是作者单独的产出,本身是具有深刻的无法摆脱的社会属性的

一个人终其一生性格保持不变的事情,只有在小说里才看得到。只有环境的单一性才可能造就明显的性格单一性,也就是多数人所着迷的“已经固定的人设”。英雄主义是人的天性,但人的社会属性成就了庸众对其批判的合理性,作品和作者呈现出的矛盾也就此产生。

第二、艺术本身的魅力包含了创作中的超越性一些艺术家常常在兴奋的时候创作出一些他们自己都无法理解的作品,很大程度上是他意识不到的感受(潜意识)在起作用。
作者在创作时,她/他本人身上所具有的,或者不具有但向往崇拜的特征一定起到了投射的作用。所以可以发现,大部分艺术家的境界远不及自己的作品,也就等同于,在这种情况下作品高于作者。观者乐意欣赏的,正是这份脱离作者的超越性带来的崇高感。

第三、一件艺术作品应当有的一个属性就是开放性Bendetto Croce表示过观赏者是第二创作者的观点,但这是强调观者再理解的主观性,而非否定作者本身的创造性,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应清楚作者与作品不可分割。

Keith Haring曾经说过,当作品出现在欣赏者面前的时候,艺术家就已经失去了对作品的控制。因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历,知识储备都会对同一个作品有着不同的理解。然而艺术品本身的创作过程也因为创作者本身的创作方法表现形式,展现给观者不同的视野,这些也为不同的观者提供了不同的欣赏壁垒,所以也自带有客观的制约性。观者在解读作品时,与作者本身是没有关系的。

作者意图叫meaning,读者的解读叫significance,两者都存在且都合理。


以上为笔者拙见,欢迎观者补充指正。

评论(2)
热度(21)
  1.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一颗大月球 | Powered by LOFTER